记者张斯实习记者汪星平经过嘉运可
在多次对外主张收回在北美的企业品牌许可证后,夏普终于出手了。
据外国媒体最新报道,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旗下的日本电子产品制造商夏普上周五在美国加州法院对中国海信集团提出诉讼,要求收回北美市场液晶电视销售的企业品牌聘用权。 昨天( 6月12日),《每日经济信息》从海信、夏普都得到了这一消息的确认。
资料显示,夏普此前将北美市场电视企业品牌聘用权授予海信,但现在要求海信停止采用企业品牌,并赔偿至少1亿美元。 夏普方面的理由是,海信用夏普企业品牌销售低质量、低价的产品等违反合同。
对此,海信国际营销企业方面回复《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称,海信将积极应诉,完全遵守双方之间的商标许可协议,继续在北美生产和销售夏普企业品牌的电视产品。 夏普方面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说:“这是提起诉讼的案件,我们无法回答。”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鸿海集团的经营,夏普目前的战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认为,将夏普打造为高端企业品牌,进一步增加出货量,恢复海外企业品牌授权将成为重要手段之一。
海信:积极应诉,遵守合同
夏普想要收回在北美的企业品牌牌照已经不是秘密了。
记者了解到,2009年7月,海信收购了夏普墨西哥工厂的所有权和资产,获得了夏普电视美国地区的企业品牌聘用权和全渠道资源。 根据海信方面提供的消息,根据协议,海信托管夏普北美企业品牌将于年1月6日至2021年1月5日。
但是,去年11月,夏普社长戴正吴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希望完全掌握夏普的企业品牌,收回企业品牌许可证是长期战略的第一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还表示希望取消与海信集团的上述协议。
今年4月,夏普在信中通知海信集团合同已过期,但海信方面拒绝,称将遵守“聘用夏普企业品牌”的合同。 对于夏普此次在美国提起的诉讼,海信国际市场副总裁朱治表示:“坏人先告状”、“为富士康的夏普报仇”。
朱治表示,年,因经营困难赤字严重的夏普多次访问海信,希望为“北美夏普”孩子寻找最好的“人”。 据他介绍,海信接管(北美)夏普后,夏普的产品结构和市场销量、销售额明显改善和提高,北美夏普逐渐恢复正常的“经营之路”。
关于夏普此次提起诉讼的原因,朱鑫否认,海信接手后,在美国市场主流的32英寸、50英寸、65英寸电视上,夏普企业品牌的价格指数大幅上升,夏普所谓的个别机型产品“质量问题”是借口。
“目前,彩电的整体质量已经成熟,海信作为国内电视大企业品牌,销售低质量低质量产品的可能性很低。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面对夏普的指出,家电领域的注意家洪仕斌认为,除非当时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决定哪类产品属于低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否则这无法进行比较有效的定义。
“海信积极应诉。 》朱治表示,海信完全遵守双方之间的商标许可协议,将继续在北美生产和销售夏普企业品牌的电视产品。
夏普的战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诉讼的核心是,这个夏普已经不是他的夏普了。 海信在鸿海集团收购夏普之前的一年7月,取得了夏普北美地区的企业品牌聘用权,但目前夏普的实际控制权属于鸿海集团,夏普整体的战术开始打上“富士康”的烙印。
公开资料显示,年3月,鸿海集团宣布以3888亿日元投资夏普,取得夏普66%的股份。 同年8月鸿海集团注资完毕。 郭台铭的心腹老将戴正吴开始掌舵夏普。 戴正吴上任仅9天就公布了一系列关于夏普的改革方案。 其中包括恢复夏普的电视业务。
“这次起诉类似于《口水战》,但意味着夏普的态度改变了。 ”洪仕斌认为,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夏普所处的阶段不同。 迄今为止,将北美电视业务出售给海信是不得已的自救手段。 现在,夏普已经“跟上”了富士康,如果具备资金、制造价格的特点,可能在全球彩电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就是现在夏普和过去夏普最大的不同。
对郭台铭来说,夏普的意义与富士康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理制造商之一,富士康面临着低利润率和增长潜力有限的问题。 这就是郭台铭收购夏普的原因。 郭台铭表示,希望利用夏普这一百年来树立的知名企业品牌,成为受富士康推崇的高科技使用电子产品的创新者。 为了重振夏普的企业品牌,郭台铭需要收回夏普这几年在业务危机重演期间为了筹集现金而出售的部分权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年,夏普损失约250亿日元(约2亿2800万美元),低于富士康此前预计的271亿日元(约2亿4600万美元)。 关于年,夏普方面预计营业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44%至900亿日元(约8亿2100万美元),最终实现590亿日元(约5亿3800万美元)的利润。
“按照富士康的实力,夏普将北美市场电视销售的企业品牌聘用权转让给其他公司是不能接受的。 ”洪仕斌认为,否则将影响夏普的全球战术。 此前戴正吴曾与海信见面讨论收回企业品牌的招聘权,但被海信方面拒绝。 据媒体报道,戴正吴称有鸿海集团的支持,可以采取“破坏性行动”。
在这种表现的背后,夏普今年的战术目标备受瞩目。 富士康入主后,夏普公司的战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战术守势转向了战术攻势。 今年年初,夏普宣布全球电视机出货量将从当初计划的1000万台提高到1400万台。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夏普告海信:想要回企业品牌采用权,还要1亿美元”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