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绵阳一家公司举行活动,知名草根大v彪(化名)被邀请参加,主办方给予600元工资,彪在自己的推特上发了直播信息进行推广。 这只是彪的收入来源之一。 他掌握着10多个微博号,粉丝数量达到数百万人。 他利用这些微博为公司做宣传,有时每月高达一万元。 更隐秘的灰色收入来自“删节”,彪和他的社团将其称为“感谢费”。
在这些赚钱手段的背后,出现了草根大v的生态圈。 自学成功,抱着“吸粉”的心态,拿钱宣传,拿钱投稿……新闻传播与灰色的好处纠结,游走在互联网管理的模糊地带。
群像
学历从中学到短期大学不等
从某人“做好事”开始的
今年40岁的彪没有中学毕业,也认不出有点多又杂的字。 从六年前开始,他兼职做新媒体,现在是绵阳新媒体达人。
年5月,阿彪与几个朋友合作拍摄了一部微电影,在绵阳人民公园的巨大显示屏上免费播放。 “从那以后,我加入了优酷的拍照组,拍照成了我的爱好。 ”彪说。 年9月,阿彪租用卡片机,在人民公园拍摄了一位拉二胡的老人。 4分钟的视频,在优酷上进入国庆专栏,阿彪得到了前50元的稿费。 “我没想到自己拍的东西在网上大量直播,也有稿费收入。 ”彪随后说,他贷款购买了4000元以上的单反相机,开始了打工之路。
这次,小彪在网络论坛上看到了马路中间的钉子户,就去拍摄了。 该视频发布后,网络影响巨大,除数百元稿费外,还被省外电视台采用。 彪很兴奋。 第三部影片进一步加速了彪形新媒体之路的快速发展。 小女孩得了血管瘤,巨额手术费不知所措。 小彪拍摄了视频,发布在网上。 “反响特别大,众多网民捐款,媒体也介入报道,最后少女一家捐款20多万元,少女手术成功。 ”彪说:“我是草根大v,但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几年前,大v包青(化名)的微博号码被盗,被回收时,有1000多名粉丝。 本职是同城征婚的他,决定利用微博宣传自己企业的业务。 “之后,我转发了绵阳当地的新闻,开始吸引眼球,增加粉丝。 到目前为止,我的微博人数达到了16万多人。 ”包青说。
在绵阳,彪、包青这样的草根大v约15人,以大专学历以上为主,各有1~2个账号。 他们的职业各种各样,有像彪一样打工的,有卖装修企业、洗车场、进口食品的,也有兼职的,还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员工。 另外,也有人本来就是媒体出身,起点很高。
复制
寻求奇人趣事、突然发生的事情、公益的帮助
浏览数经常变为数十万
现在的彪不是中学没毕业的摄影师,他已经在年中在中国媒体大学接受了半年的训练,取得了结业证书。
当时,小彪的本职工作是晚上在酒吧当dj,但他也在不断地学习各种视频软件。 另外,参加搜狐摄影客、腾讯摄影客、日本摄影客等,拍摄的视频也很多,影响也逐渐变大。 年上半年,搜狐视频在全国派出30名摄影师到中国媒体大学培训,彪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太多东西,为我今后做新媒体提供了方向。 ”彪说。
圈内其他草根v,有和彪一样亲自参加专业训练的,也有带着野路子,凭借自己的“网感”走上血道的。
如果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草根v的微博经常会受到网民的曝光,这些曝光以后会成为他们的“作品”。 操作模式为,双方加入qq好友,网民提供照片、视频等,大v根据网民的说明、照片和视频,第一时间发布微博。
6日晚,一位草根v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了他近两年的作品。 包括微博和多个拍照平台的视频,总结了他自己发布的文案的方向。 奇人趣事,突发事件,公益帮助。 成都商报记者逐一查看其发布的微博,转发量上千是常事,浏览量上万次、数十万也是常事。 他发布的视频,点击次数达数百万次。
彪以速度获胜,彪发送的照片和视频,自己打了水印。 由于当地的突发事件,小彪上网很快。 现在,他在绵阳的许多机构活动,成为了开发布会邀请的常客。
包青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除了宣传工作外,还发表了很多绵阳当地媒体的报道和公益支援活动。
“经常看新闻,我也大致知道它们应该发,它们不能发。 而且,正规媒体报道的绵阳信息,我认为也是真实的。 没有谣言。 因此,如果大量转载,且影响一定,也会在微博后台被推荐。 ”。 包青说。
/ S2/]赚钱
几天前,阿彪辞去了酒吧dj的工作,准备专业做新媒体。 6日下午,阿彪参加绵阳某公司的活动,在自己的微博上进行了现场情况的普及。 公司付了600元的辛苦费,但他花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 但这不是他收入的第一来源。 彪告诉记者,目前他自己有3个微博认证号,粉丝近20万人,加上圈子里其他几个身体的9个微博号,他拥有数百万粉丝。 通过这些微博,向餐饮、商场、汽车经销商等进行宣传活动是首要收入。
“有一年的一天,餐饮店老板微博私信我,问我要不要宣传。 之后,以300元的价格说话,用微博号进行了宣传。 我认为这是生钱之道,开始了各种商家的宣传。 ”彪说。 一开始在绵阳有很多有影响力的微博,所以取钱方式因人而异,甚至出现杀价,彪酱有点担心前途。 想想看,他开始联系这些微博号,商量抱团快速发展。 也就是说,一个个人承接一项业务后,谈论12个微博号一起宣传,不仅增加了商家的推广面,还统一了价格,各家发展迅速。
另一位草根v杨唐(化名)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有自己的工作,做草根v只是业余爱好者,对他来说,单纯做微博很难成为全部收入。 因为不是每个月都有进行宣传和活动的业者。
“这个提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在在一个微博号上宣传,收钱要300~600元。 如果变成5人,或者12个号码上百万粉丝一起宣传,就会打折。 ”另一位草根v说:“我们的微博号老板之间也有内部价格。 例如,我拉了业务,和商家谈了价格是500元。 我和别人结算时按内部价格支付。 赚一点差价。 ”。
影响越大,他们的业务不仅是绵阳的顾客,外省的顾客也要求他们宣传。 年下半年,绵阳大v的孙先生在家休息。 一家北京汽车制造商在微博私信上找到了他,咨询了汽车宣传业务,双方谈了6000元的价格。 随后,孙先生根据汽车制造商提供的资料制作复印件,委托汽车制造商审查后,汽车制造商立即通过支付宝( Alipay )转账,孙先生也立即在微博上进行了宣传。 整个过程,孙先生用不了两个小时。
有一次,草根大v数名在餐饮店吃饭。 得知业主是几个有名的大v后,不仅没有收他们的伙食费,还封了每人几百元的红包。 业主只有一个要求。 就是用他们的微博来评价饮食的味道。
彪说,现在他的首要收入是在微博上向商家宣传,拍一点视频在网上赚稿费。 另外,参加一些小商店活动,从别人那里得到辛苦费,他说:“每月收入高的时候几万元,少则三四千元,而且消费时间不算多。 ”
杨唐说,他的微博宣传收钱的价格,根据复印件收钱。 例如,在好玩又好吃的地方开业,价格只有100元左右,比较便宜。 如果医院和公司等宣传的话,价格会达到数百元到一千元。
潜在规则//S2 /
删改费被称为“感谢费”
不积极开口,有中介者
比起付费进行公司宣传等,有偿公开、取钱删改更成了这些草根v获得灰色收入的“潜规则”。
一个月前,绵阳某知名新媒体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新闻,涉嫌删改收费5000元。 草根大v们对此毫不避讳,向成都商报记者坦言:“这其实是新媒体领域的潜规则,但删改不是收删改费,而是被称为‘感谢费’。”
不愿具名的草根大v表示,无论他们发推特还是做其他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媒体,在受到网民曝光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刊登对某人或某公司有负面影响的文案 这些文案正是粉丝们喜欢的文案,吸引眼球,引起更广泛的传播,不仅可以加大推特的影响,还可以增加粉丝。 负面消息一传开,被曝光的人和公司就会来拜访,想通过删改来消除影响。 这将成为新媒体领域的潜规则。
“删改是有条件的。 通常有中间人,必须通过中间人谈谈破案的事。 如果找不到中间人,我们也不会删除,除非当事人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我们发送的复印件是虚构的或不真实的。 ”一位草根大v坦言,在整个事件的谈话解决中,他们通常不会主动要求钱进行删改,但可能会给人一些简单的提示和含蓄。 另外,事后有时也会给钱。 “之所以要求中间人,是因为大家都知道。 这是我们的工作规则。 ”
成都商报记者从很多草根v那里得知,删节没有确定的价格,也不能定价。 一般为2000元、3000元、5000元,最多可能被删除数万元,当事人必须作为“感谢费”交给中介,展示当事人自己的“想法”。
“有人请我批改,稍后再给你钱。 这是潜规则,在我们看来是“感谢费”,但这种事毕竟是少数,所以如果真的要做新媒体,就不能用这种方法赚钱。 不仅得不到好名声,还有违法的风险。 ”草根大v说。
记者了解到,最高法、最高检察厅《关于适用新闻网络诽谤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中,有偿删改和新闻行为不仅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还可能构成诽谤罪、胁迫罪甚至寻衅滋事罪。
比起付费进行公司宣传等,有偿公开、取钱删改更成了这些草根v获得灰色收入的“潜规则”。
法眼透视
草根萝卜v
面临多种法律风险
严重者构成刑事犯罪[/s2/]
事实上,草根v的法律风险不仅仅是金钱。 一位草根大v告诉记者,由于新媒体毕竟不是正规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涉及多人的事件,新媒体刊登的文案可能不是真实的,可能会变成谣言。
绵阳有很有影响力的公众号,由刚毕业的大学生创办,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通过制作新媒体创业的。 但是,现在公众号不见了。 其原因是谣言太多,完全失去了公众的信服力,被绵阳“赶走”。
这个公众号上出现过两次典型的谣言复制品。 一篇是《一名大学生在芙蓉溪落水死亡》,该公众号称,在发布该文案时,一名大学生被剖腹扔进溪中死亡,并附有“挖洞剖腹”的照片。 随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该照片为湖南省某医院实验中的照片。 另一个谣言也是从一张照片开始的。 去年夏天绵阳发生了洪水。 该公众号发表了一张照片,显示洪水即将过桥,引起绵阳市民的恐慌。 但是,事后证明了这张照片是旧照片。
这个公众号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彪所担心的问题。 他说,新媒体接到报纸时,如果只通过网民的说明和照片或视频的复制进行复制加工,容易采纳自己的意见,就有发生谣言的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新媒体必须慎重,尽量核实事件的真伪。 关于网民暴露的突发事件,我说是网民暴露的,然后我会向民警等部门进行简单的核实。 最重要的是说明现场,不深入追究后面的原因。 ”彪说。 经过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培训,彪在草根大v中属于更专业的一类,如果拿稍微敏感一点的题目的素材不按时,他就会说:“如果他们说我很谨慎,我会放弃的。 ”他还私下向网络信使和网络总监咨询。
从6月1日起,《互联网信息新闻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些草根v看好了该法规的基础。
绵阳市网信相关部门负责人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作为网信部门,监管平台、平台监管账户的情况越来越多。 如果发现某账户有违规或谣言等行为,网络通讯部门将向平台投诉或举报。 该负责人作为新媒体的人,首先多学习法律法规,自律,然后在发表一些主题素材时,注意尽量验证,不要变得片面,以免造成谣言。
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的童伟律师认为,草根v发布广告涉嫌违反广告法。 因为发布广告需要工商等相关部门的批准,一收钱就是变态广告。 有偿发送新闻,发布的新闻如果虚假,有侵权嫌疑,转发达到500次以上也属于刑事犯罪。
童伟还表示,收钱删帖是非法删除,阻止正常新闻交流平台。 使用公开的复印件进行威胁或收费,根据具体例子,非国家工作人员可能被追究受贿罪或被追究威胁罪。
(来源:成都商报记者汤小均)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起底草根大V:自学成才、抱团“吸粉”、拿钱删帖”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