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娜实习记者刘春山经过周禹彤
国内首次发生12岁以下儿童骑共享自行车死亡的事故已正式进入司法手续。
今年3月,上海一名11岁的男孩在采用ofo共享单车时与客车相撞死亡。 7月19日,死者父母将ofo与行凶者一起向上海静安区法院起诉,要求两被告共计878万元。
原告方面认为,ofo当时普遍采用的机械锁有安全漏洞,客户在退车时不需要上锁,即使退车,也不会搅乱密码,按下后很快就会打开的客户不少。 这是因为未满12岁的未成年人采用共享自行车存在安全隐患。
孩子在共享单车上遭遇事故而死亡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3月26日下午,一名11岁的男孩成功解锁了ofo共享单车,与其他3名未成年人一起骑了自行车。 当天13时37分左右,与上海弘茂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客车相撞,少年倒下后在上海长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海弘茂汽车租赁有限企业司机王某驾驶汽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左转时,被认定疏忽路况,未确认安全通行,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 这个男孩未满12岁,骑自行车在马路上逆行,负有事故的首要责任。
事实上,在男孩出事前三天,上海市质监局官网正式发布了“共享自行车”和“共享自行车服务”两个团体标准意见征集稿,规定客户年龄必须在12岁以上。
据《法制晚报》统计,年来,共享单车意外事故共18起,其中6成以上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三分之一未满12岁。 此外,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的确定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这说明,尽管没有新出台规定,规定年满12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旅行,但如何具有约束力依然很难。 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这一背景,共享自行车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这个问题的定义更加杂乱。
7月初,这男孩的父母向法庭起诉了肇事司机、所属的租车企业和相关保险企业。 7月19日,少年的父母增加了ofo提供者北京拜客锁定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被告。 原告要求被告双方赔偿共计878万元,并责令静安区人民法院将ofo小黄车立即收回所有ofo机械密码锁表,并更换为客户使用后必须锁定,儿童无法轻易打开的锁。
事故责任人如何定义
上述事件的原告认为,在该事件中,汽车方面的责任当然存在,但如果追究事故的原因,受害者未满12岁,ofo疏于对投入公共开放场所的黄色车辆的监视,也没有警告受害者不得乘坐的提示。 另外,安装在该车辆上的机械锁定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所有ofo共享单车在管理的ofo共享单车车辆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疏于履行管理义务,也是成本高昂的事故的根本原因。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王磊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必须在家长的监护下行动。 这件事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监护人是否在场和是否起监护作用,第二,监护人是否给孩子手机和是否用手机骑车,第三,共享单车对未成年人是否有禁止录用的注意事项 没有履行监护人的责任是悲剧的首要原因。 当然,也要根据具体事故的调查结果,调查汽车司机是否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知名it和知识产权律师赵占对记者表示,“如果孩子被父母的账户录用,父母的监管不充分。 如果没有在正常的订单交易环境中采用,共享自行车公司没有相应的责任。 但是,共享单车公司没有维护自行车设备的完好性,如果发生锁的损坏不及时维修,共享单车公司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发生后,ofo发表了官方声明,表示要研究较为有效的预防机制,从根本上根除12岁以下未成年人采用自行车的现象。 “禁止录用12岁以下的孩子”也出现在ofo手机APP的主要位置。
许多共享单车平台也对外表示,平台不会通过注册验证的手段强制12岁以下儿童采用共享单车。 目前,平台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12岁以下儿童开锁,但有时会被“转空子”。
赵占领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共享单车实名认证存在缺陷,只要提供身份证号、手机号就可以完成注册,目前还不能保证注册人是否符合骑行年龄要求。 他说,必须尽快执行照片和视频等其他多种措施,以保证实名认证的比较有效性。 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出发,消除设备不齐全,让孩子难以接触共享自行车。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首起儿童骑共享单车死亡诉讼 ofo机械锁具安全问题成焦点”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