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账户(注册邮箱)和密码是苹果手机重要的安全阀,但在客户被泄露后,给了不法分子破解的可能性。 浙江省苍南县警方近日曝光的苹果企业“内鬼”贩卖顾客新闻事件,一时引起社会的关注。 截至目前,因涉嫌侵犯市民个人新闻而被警方逮捕的嫌疑人有32人。
手机的“洗干净”引出区域“内鬼”
年5月,赵先生用手机盒子上的“串口”,从苍南警察那里收到了丢失3个月的苹果手机。
序列号相当于手机的身份证,是在手机主机、包装箱等处看到的独特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赵先生找回手机后,发现接通电源的密码不仅解锁了,身份证账户也终止了。 “除去手机上的‘序列号’和识别码,这实质上是‘新机’,完全是‘变脸’。 ”
苹果公司建立的手机身份激活机制可以保护客户的手机免受侵害。 现在被客户锁定的苹果手机,经过刷新机变成新机,再次上市怎么样?
事实上,年3月,苍南警方发现有人在破坏钓鱼网站的黑色产业链后,继续向苹果手机的顾客发送钓鱼链接。
苍南警方隐约感觉到有人在泄露苹果手机的顾客新闻。 苍南警方根据搜查线索展开调查,发现这些苹果手机经由特殊的“手机工厂”用刷子等方法进行“清洗”。 这些“手机工厂”的员工大部分是美国苹果企业外包企业的前员工。
线索首先指向了苹果企业广州的某外包企业。
“内鬼”分布在许多企业中,有3年内解雇了50多人的企业
据苍南警方调查,该苹果企业广州外包企业内部员工账户监管不到位,多次发生内部员工销售客户新闻问题,3年多来,利用员工便利性查询各种客户新闻获利50余名。
被解雇的员工中,有些人正在探索其他的道路,另一些人则把目光投向了通过销售顾客新闻轻松获利的“肥肉”。
苍南警方注意到,这不仅仅是市民个人的新闻受到侵害,而是一条集获取非法新闻、代办转包、非法销售为一体的黑色产业链。
在弄清这一黑色产业脉络格局后,苍南警方于年5月3日派出精干警力到广东、江苏、福建等地集体逮捕犯罪嫌疑人。 据统计,在被逮捕的35名嫌疑人中,有32人是苹果公司按国内企业分列的在职员工或苹果外包企业的前员工。
一条新闻最高180元,有人1月获利75万元[/s2/]
据采访,本案的嫌疑人主要是黑色产业链的“上家”,他们通过苹果企业的内部员工,非法获取包括手机id账户、姓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在内的顾客新闻,每条新闻10~180条。
其中,包括手机身份证账号等重要复印件的顾客新闻,售价高,最高可达180元。
“下一家”利用“上一家”,找到与苹果手机“串口”对应的身份账户等顾客新闻,通过向账户发送钓鱼链接获取密码,解除手机锁定。 “下家”用刷子“洗”这些非法回收的苹果手机后,通过销售获利。
其中,嫌疑人杨某是苹果企业某外包企业的原员工,因非法销售客户新闻被企业辞退,年老受利润驱使,与其他被苹果外包企业解雇的员工设立了“专业知识查询业务室”。
苍南警方表示,该员工办公室在网上收到大量查询苹果手机“序列号”的名单,利用之前在苹果外包企业工作积累的人脉关系,借用苹果企业在工作单位员工的内部系统查询账户
苹果企业国内某企业渠道运营管理部技术项目经理潘某翔将自己的苹果系统查询账户借给杨某君,为员工办公室提供技术指导,仅一个月就获利75万元。
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资料来源:总公司记者:陈晓波
来源:经济之声
心灵鸡汤:
标题:“揭秘苹果企业“内鬼”售卖客户新闻:一条新闻最高卖180元”
地址:http://www.jyqsh.com/jjrd/2125.html